又是一年暑假。
最近在育儿群里,不少家长都提到趁着假期,带娃出门游玩的计划。
毕竟,经过一学期的学习,出去透透气也是一种放松和休整。
更何况,还能让孩子拓宽眼界、增长见识,何乐不为呢?
不过话说回来,养娃如同“闯关”,不是所有的“出门”都是安全可靠的。
有些地方,可能看着热闹,实则却藏着看不见的凶险。
尤其是以下4个地方,更是被列为“遛娃禁区”,孩子年龄越小,越不能带着去。
01.第一个“禁区”:娱乐场所有些年轻家长喜爱热闹,常常会去酒吧、KTV、棋牌室等地方放松一下。
展开剩余85%可老实说,这些地方,真不适合带着孩子一起去。
首先,像这类场所的通风都相对较差。
一群人挤在一个密闭的环境里,各种烟雾、细菌、病毒、化妆品味道交叉混合。
很容易损伤孩子的健康,诱发哮喘或过敏。
其次,像是KTV、酒吧这类地方,噪音大、音量高。
小孩子的耳蜗毛细胞比较脆弱,长期暴露可能会损伤听力。
更重要的是,在这类地方,安全隐患也比较多。
比如孩子跑跳时撞翻酒水杯、磕绊摔倒,或者被陌生人搭讪。
甚至因为家长们玩得兴起,一不注意,孩子跑出门走丢,都有可能发生。
除此之外,现在有不少年轻家长喜欢玩密室逃脱或者剧本杀。
但家里有年纪比较小的孩子的,千万别带着娃去。
因为小孩子的认知发展尚未成熟,很容易被这类场所营造的恐怖氛围惊吓到,从而出现应激反应。
就像之前看到一个新闻。
有位年轻妈妈带着孩子玩了一次密室逃脱后,结果当天晚上,孩子入睡后就不断惊醒、哭到脱水。
所以像是密闭、嘈杂、人员复杂的娱乐场所,最好别带12岁以下孩子去,尤其是学龄前儿童。
02.第二个“禁区”:家禽、宠物、海鲜市场孩子一放假,家长无论去哪儿,出门后面都跟着一个“小尾巴”。
可是,像是家禽、宠物、海鲜市场这类地方,还是要带娃“绕道而行”。
之前在网上就看到一则案例:
有个奶奶带1岁孙子逛花鸟市场,孩子好奇触碰了一下小宠物。
结果回家后突发高热、抽搐,抢救了一周才脱险。
其实,像这类地方,远比大家想象的“脏”。
有时哪怕偶然路过,隔老远,都能闻到一股臭鱼烂虾和家禽宠物粪便的腥臭味道。
我们成年人都觉得不适,唯恐避之不及,更何况是小孩子呢?
一般来说,在这种环境里,隐藏着不少的细菌、病毒。
孩子又爱摸、爱动,接触后如果不及时洗手,就会和病菌来个亲密接触。
此外,像是宠物市场,有些动物可能带有一定的攻击性,孩子好奇凑近,容易被咬伤。
所以说,这类市场再热闹,也别带着娃往上凑。
03.第三个“禁区”:别去医院探望病人好不容易孩子放假了,家长就想着带娃去医院探望一下亲朋好友。
可问题是,医院哪怕是天天消毒、做清洁,也不适合带孩子去。
一方面,医院本身的人流量就比较大,又是各种疾病的聚集点。
孩子免疫力低,很可能被交叉感染。
另一方面,小孩子都调皮好动。
一不注意,就会摸器械、病床、栏杆,还有上下楼的电梯按钮。
而这些上面,往往残留着各种细菌。
更重要的是,病房里此起彼伏的声音、消毒水味道。
以及病人脸上的憔悴与狰狞,都会让孩子恐惧不安。
再加上小孩子本就想象力比较强,很容易因为看到的场景,自行脑补一些画面,产生害怕与焦虑情绪。
所以说,像医院这类地方,能不带着孩子去就别去。
04.第四个“禁区”:别带娃去寺庙祈福这几年,去寺庙祈福,成了不少年轻家长比较热衷的事情。
可问题是,对于小孩子来说,并不适合这类场所。
其一,像香烛火焰、酥油灯等,可能烫伤孩子。
还有石阶青苔、佛像底座尖锐边角,也容易磕碰。
其二,无论是敲钟的巨响、缠绕的香雾,还是人群的跪拜仪式,都会让孩子感到恐惧。
其三,有时逢年过节,或是假期,这类地方常常是人满为患、乌泱泱一片。
不但会因病菌、烟雾问题,损伤孩子健康。
而且更重要的是,在人群拥挤的情况下,还会导致孩子走丢。
甚至会给一些不法分子提供了便利和机会。
所以,为了孩子的安全和成长,真的别带孩子去寺庙。
有时,看着是“祈福”,但实际上是一种“冒险”。
其实,带娃出门,不是随便找个地方,而是要具备“安全+适合”这两个条件。
就像上述这四个地方,看似普通热闹,却藏着噪音、病菌、意外和安全隐患等多重风险。
所以说,养娃路上,多一些谨慎不是胆小,而是用经验为孩子兜底,构建安全的成长环境。
唯有如此,才算是对孩子最深的守护。
大家说,对吗?
发布于:陕西省名鼎配资-股票配资的公司官网-股票怎么加10倍杠杆-股票配资网官网信息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